发布日期:
2015
-
07
-
16
一、小组基本情况:(一)小组名称:神采飞扬之自尊训练小组(二)活动对象:沙河小学三年级自尊感较低儿童(三)参与人数:8(四)工作员姓名:梁晶晶(五)小组背景和理念工作员接触部分6-12岁学童存在不交功课、上课骚扰同学、无心向学等行为,在学习、情绪、朋辈关系上出现一定问题。根据不少研究显示尽管这些行为的背后原因有多种多样,这些学生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自尊感低落。根据埃里克森人生八阶段学说,学龄期的儿童(6—12岁)面临着勤奋与自卑的危机,即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如果儿童有好的表现而得到社会、家人与朋辈之间的认同及赞赏,他们的危机便会转化成一种潜能之提升;相反,如若儿童不能在学业或同辈中有所表现,不能保持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这便可能会对他们的自我形象产生负面的作用,而且会表现出勉强、怀疑和退缩,这样会妨碍他们预期所属群体之认同,从而令他们陷入孤立自卑之中。二、小组理论与方法根据Michele Borba的自尊感分析架构,自尊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评价的范围包括个人能力感、方向感、独特感、归属感及安全感。透过加强儿童的成功感,以达致自尊感的提升,由于发现大部分家长只专注于儿童的学业成绩方面,因而对儿童构成压力,成绩稍逊的儿童的自我评价也会被影响,以使之肯定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三、小组目标协助服务对象认识自己的特点,培养他们的独特感,教导学服务对象如何订立目标,并引领服务对象学习欣赏自己的成就,以提升服务对象的能力感。四、小组过程(一)小组计划第 1 节主题:Hello!朋友日期:2014-05-15 时间:16:30-17:20 地点:沙河小学本节小组目标: 1.服务对象、工作员间相互认识并建立对小组的安全感、联系感 2.订立小组规范 时间目标内容所需物品5分钟工作员与服务对象建立初步联系工作员自我介绍工作员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希望服务对象怎么称呼自己,简述自己一些特点、兴趣和名字的由来,令服务对...